观察|春节剧集不再“狂飙”后,春季档《大理寺少卿游》等剧或承压

分类:头条/ /128 阅读

原标题:观察|春节剧集不再“狂飙”后,春季档《大理寺少卿游》等剧或承压

搜狐娱乐专稿(胖部/文)

剧集春节档消失于2024年。

截至2月17日大年初八,已经点映大结局的《在暴雪时分》依然算是档期内整体数据最好的。但即使如此,期间站内最高热度止步于2.8万 ,较“爆款”标准仍有一定距离。

而春节前夕开播的《大唐狄公案》《南来北往》《欢乐家长群》,数据迟迟难见起色;而2月13日上线的《烟火人家》虽然台播数据不错,在网上仍然表现出“慢热”。而在热闹非凡的舆论场中,春节剧集也并没有贡献什么出圈话题。

这种静悄悄的消失,与去年《狂飙》《三体》《去有风的地方》等剧连续引爆的表现,形成了鲜明反差。

而在剧集春节档“失守”后,当市场未能借此扭转大盘缩水,恐怕春季档的新剧,日子不会太好过。

再无“剧集春节档”

剧集春节档,本就是天时地利等各方面红利下的一个短暂窗口。在节前的《2024剧集春节档,还能“狂飙”吗?》一文中,搜狐娱乐也曾指出今年要坚守的不易。

2021年春节的《赘婿》《觉醒年代》、2022年的《人世间》《开端》等剧的热播,是源于行业内容升级与居家异地过年,整体带来的流量红利。事实上,这种阶段性红利在2023年的春节已经被打破。

去年依然能够出现多部爆款的原因,除了当时市场的高热度和《狂飙》《三体》等作品过硬,也在于以年轻人为主的主流互联网用户,越来越表现出对过年“社交”的回避态度,客观上形成了“线上过年”的流量。

因此,行业会对今年春节档保有期待,这种新的用户心态也是关键。

但实际情况是,在去年已经大规模返乡过年之后,今年的春节假期更多人选择了出行,也让居家看剧的“新年俗”难以为继。

今年春节最红火的,是文旅市场,线下演出和电影市场也吃到了红利。根据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,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.74亿人次,同比增长34.3%;电影市场的更是一派“热辣滚烫”,80亿的破纪录档期票房足以说明问题。

拜年、聚会等活动年轻群体希望回避,但多出来的这部分用户时间,或许没有被用在居家看剧上。

即使看剧,激增的短剧市场也在春节期间表现出了明显的活力。

这边网传小程序剧《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》日订阅额超两千万;那边《逃出大英博物馆》原班人马回归的《小年兽与捉妖师》抖音集均点赞破百万,快手集均播放1500万;还有屡上热搜的《授她以柄》,过万人打出豆瓣7.4分的《少爷与我》,可谓热闹非凡。

而长剧市场似乎回到了2020年之前的样子。还在看剧的主力军,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之外的更多年龄圈层,而他们更多地集中在电视端,这也是为什么《南来北往》《烟火人家》的电视收视连捷,但春节期间往网络端转化的效率,却逊于往常同级别的电视端热剧。

比如《南来北往》在央八开播后,根据酷云收视逐渐稳定在2%上下,到2月19日已经达到2.8%;但在网络端,站内热度在2月16日前都迟迟未能突破9000,直到档期后才开始实现电视端热度的转化,一路提升到9500以上。

《烟火人家》也是如此,CVB数据显示其2月13日登陆央一后直接破3,但站内热度涨幅也比较有限,突破25000要等到2月17日之后。

短暂成为剧集流量池的春节档,在2024年失去了魔力。

失守or弃守?

如今看来,主要平台在春节档放出的几部剧,其实都相对更适合电视端播放。

首先就是阵容,几乎都是全明星上阵,《南来北往》《大唐狄公案》再到《烟火人家》的阵容都可谓豪华,而且都选择了国民度更高的阵容。

《南来北往》请丁勇岱再演年代剧,几乎主要角色全是熟面孔;《大唐狄公案》也基本没用流量明星;《烟火人家》更是请了徐帆、梁静、李小冉、宋春丽等一批重量级的戏骨阵容;《欢乐家长群》也有张嘉益 陈好领衔,尤其是后者多年后复出,路人缘出色。

其次是题材类型,年代剧、家庭剧、教育题材,几乎都是电视端的爆款苗子;即使是古装悬疑剧《大唐狄公案》,也有“狄公案”这么个国民级IP,央八次黄金档拿到平均1.3左右的收视也绝对不差。

而平台侧集体在春节档将这批剧送上电视端(大多为平台自制剧),未尝不是对春节档的降温已经有了预估,试图带动收视热度来制造长期价值。

这也意味着,剧集春节档在今年的“失守”,或许就是一种“弃守”。

春节档期间的传播情况或可佐证,在几十亿的电影市场陷入鏖战之际,剧集的营销似乎也只能避其锋芒,几部剧的都没有达到体量应有的讨论度。

但客观来说,这几部剧本身也都暴露出了,不适宜网络端受众的问题。

首先是剧集本身的质量,豆瓣已经开分的《大唐狄公案》仅收获了6.0分,案件被各种“机械降神”,悬疑迷直指剧情“魔改”;《南来北往》虽然主打喜剧放松,但乘警们遇到的事件大多缺乏戏剧张力,而且年代剧的厚重感平平,场景、服化道也被认为“太新”。

其次是创新问题。对于电视观众,播剧不过是个背景音,只要有熟脸、剧情过得去、看个热闹就行;但对于年轻人为主的网络端受众,对叙事创新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强烈。

《欢乐家长群》《烟火人家》等热度受局限的点也在于,探讨的话题、呈现的家庭关系,在信息爆炸的当下都显得有些陈旧,比如后者中,老太太作为大家长的一家子闹出种种矛盾,似乎都过于典型和话题化了。

这也涉及第三点,就是春节的情绪需求。这在电视端其实并不明显,但更追求仪式感的年轻人,会觉得看《烟火人家》这类虐剧“闹心”。这其实与《我们一起摇太阳》在春节档的冷遇是类似的逻辑。

因此,这部制作上并不差的剧,在网络端最出圈的话题反而是磕孙千、陈靖可的角色CP的糖。还有《在暴雪时分》,也靠主打主角CP吸引了不少深度剧迷,在春节档得以延续了热度。

档期热度受限直接表现在招商上。在品牌方热情颇高的春节期间,《南来北往》《烟火人家》都出现过短暂掉广告的情况,《大唐狄公案》开播的五条广告到16集之后仅剩一条,《欢乐家长群》多集裸播。

这个“弃守”的春节档之后,错失了这波流量,市场的下一波热度又要等到何时?

会是“寂静的春天”吗?

2月20日,《大理寺少卿游》成为节后上线的第一部关键剧集。

有原著IP打底,群像阵容不差,之前出现在不少今年的新剧盘点里;而且开播后也有原著粉认可了改编的诚意。但首日站内热度5776的成绩,恐怕还需要更多时间的发酵。

搜狐娱乐此前曾经指出,剧集春节档的一个关键作用,就在于把市场温度拉回一定水位,尤其是让接下来的春季档还能保证一定的基本盘。

春季档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行业“淡季”,学生群体很多面对升学压力,会出现年轻受众锐减,看剧的基本是深度剧迷的基本盘;去年借春节档的高温,带动了《他是谁》《漫长的季节》等剧集的口碑转化,算是罕见的优质表现。

而今年,随着过去一年行业头部剧产量进入明显上升期,市场需要空间来容纳更多剧集。把握春节档的价值就在于此。

而在“弃守”春节档之后,春季档该如何排播,各平台需要提前打算。

可以肯定的是,目前几家手里都不缺往暑期档打的牌,《庆余年2》《长相思2》《狐妖小红娘月红篇》等或许都要考虑放在暑期把价值最大化。

因此春季档的主要策略,或许会是以品质内容维持基本盘。

除了《大理寺少卿游》,目前已经定档的还有2月21日将上线的《猎冰》,张颂文继《狂飙》之后的首部电视剧,而且还是扮演大反派,吸引了不少期待,问题可能在于高群书导演近年来内容品质不算稳定,女主角姚安娜的表现也还待观察。

其他可能上线春季的内容例如《金庸武侠世界》,五位导演联手打造的系列剧,期待值也不低;还有几个剧场的运营,如“迷雾剧场”的《不可告人》、“X剧场”的《超感迷宫》等剧都有望进入排播。

无论如何,剧集春节档的消失,对今年内容饱和的剧集市场来说都是个不算积极的信号。行业要重走一遍把观众拉回来的老路,下一部“梦华录”什么时候来,目前还是个未知数。

用户评论

 正在加载

本网站的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我们仅提供网页显示服务,不存储任何数据,也不参与录制过程。

Copyright © 2024 🎬免费电影🎬🎬爱电影院-2024年最新电影,电视剧,动漫,综艺免费畅享(www.lyzhxgt.cn) 鲁ICP备2020048845号

建议电影:哈尔的移动城堡😀功夫熊猫4😃哥斯拉2:怪兽之王😄灿烂的她😁飞驰人生2😆红毯先生😅何以笙箫默😍猜猜我是谁🥰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😘哥斯拉大战金刚2:帝国崛起🍿哈尔的移动城堡🧐间谍过家家 代号:白🌟黄雀在后!🎬我们一起摇太阳🎥排球少年!! 垃圾场决战😱白蛇:浮生❤️草木人间👏数码宝贝02:最初的召唤🎭排球少年!! 垃圾场决战🎞️射雕英雄传:侠之大者😅间谍过家家 代号:白😍预售🥰白日之下😘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🎬黄雀在后!🎥高中的我们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❤️有你真好!👏红楼梦之金玉良缘🎭预售🎞️绝地重生😅大“反”派😍猩球崛起:新世界🥰云边有个小卖部😘中国车手周冠宇🎬
顶部